從項目到企業:創新基金視點轉移(2006.04.05)
3月26日,科技部今年度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管理座談會,在科技部副部長馬頌德“堅持走自主創新道路,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堅持自身的管理與改革”的講話后結束。 科技部火炬中心和創新基金中心主任梁桂在主題報告中透露:今年將完善創新基金項目評審標準,評審指標由以項目為中心調整為以企業為中心,將體現項目技術創新、產品市場、企業成長性、企業家精神以及商業模式等。 據悉,今年科技部管理部門將著力優化創新基金網絡工作系統,增加財政系統管理窗口;增加預審程序,減少不立項項目的重復申報,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地方推薦項目的地方資助強度,推行分檔推薦的方式,逐步形成以地方資助為主,基金資助為輔的格局;將率先在10個地區開展國家和地方一次性的網絡聯合評審,從而增加地方對國家創新基金項目評審的參與度。 談到今年創新基金項目支持方向?梁桂明確表示:繼續開拓適合于中小企業發展不同階段的支持方式和金融品種,2006年創新基金將推出:促進產學研合作和國際技術轉移的技術轉移項目(直接支持);創新基金創業投資引導資金項目(間接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向早期企業貸款的風險準備金項目(間接支持)。 他還透露了今年實施的“路線圖計劃”:在聯合國家開發銀行、深圳證券交易所與12個國家級高新區簽署落實路線圖計劃的合作基礎上,啟動依托創業中心開展開發銀行小額貸款的試點;配合風險準備金試點,擴大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平臺試點范圍;在聯合深交所篩選出2197家高成長科技型中小企業為重點培育對象的基礎上,配合深交所做好對重點企業跟蹤以及股份制企業股份轉讓代辦系統試點等。 會議認為:創新基金的現有工作內容還不能適應促進中小企業創新活動的總體要求,許多配套政策的落實需要進一步完善。如:支持創新創業的社會化多渠道投資機制尚未形成;技術創業企業的貸款擔保仍存在障礙;對項目的資金支持和輔育(創業導師+專業孵化的輔育孵化)模式亟待建立;對個人創新的支持和孵化機制尚未建立;支持中小企業配合研究機構和大企業共同參與國家重大戰略課題的政策措施尚未建立(SBIR)。 會議還透露:今年將擴充創新基金專家庫,培訓地方專家,在國家項目評審過程中聘請20%?30%的地方專家;探索引入社會中介機構實行第三方監理,項目的后期管理由以創新基金管理中心為主向聯合地方監理單位、服務機構以及社會機構共同監理的轉變;從以直接管理為主,向通過對地方監理單位、服務機構工作績效評價,優勝劣汰,實現對項目間接管理的方向轉變。(《科技日報》 李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