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科技產業園
點擊圖片進入中華科技產業園官網
背景簡介
在2010年“華創會”上,國務院僑辦與湖北省政府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將武漢東湖高新區設立為“華創會”永久會址。2011年3月,國僑辦批復支持在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內設立“中華科技產業園”(簡稱中華園),作為“華創會”簽約項目的主要承載地。2011年7月21日,市委、市政府辦公廳發文成立中華園建設領導小組[武辦文(2011)41號],唐良智市長任組長。
中華園位于武漢中國光谷南部,北倚龍泉山,300余平方公里的梁子湖環繞東南,西距滬蓉高速3公里,15分鐘即可到達高鐵武漢站,40分鐘可抵陽邏港,50分鐘可到達武漢天河機場,總規劃面積217.66平方公里。枕山抱水、鐘靈毓秀形成得天獨厚的極具競爭力的環境優勢。
產業定位
1、文化和科技融合服務業
充分發揮區域豐富的文化資源稟賦,以體制機制創新為突破口,引導和支持企業開展商業模式創新,以體驗為特色,重點發展創意體驗、數字視聽、數字出版、設計服務、婚慶服務等領域,努力培育一批國內領先的原創型企業和產品,打造國內一流的文化和科技融合服務業集群。到2020年,文化和科技融合服務業實現收入300億元,占園區總收入的30%。
2、生態旅游服務業
充分挖掘區域生態資源優勢,加強自然生態景觀、歷史古跡和地域文化保護,圍繞觀光游、度假游、體育游、保健游等類型,重點發展運動休閑、觀光旅游、養生服務、健康服務等領域,打造生活、養生、運動的后花園,為東湖高新區乃至武漢提供優質配套服務,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中華特色的生態旅游勝地。到2020年,生態旅游服務業實現收入200億元,占園區總收入的20%。
3、通用航空服務業
抓住中國開放低空空域的歷史性機遇,發揮中華園地域優勢,加強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的戰略合作,重點發展運輸運營服務、飛行保障服務、飛行培訓等領域,建設成為立足中部、輻射全國的通用航空服務綜合示范基地建設。到2020年,通用航空服務業實現收入200億元,占園區總收入的20%。
4、國際商事商務服務業
以武漢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為契機,充分利用華僑華人鏈接全球資源和深諳國際法則的優勢,以華僑華人為紐帶,促進全球人才、資金、技術和信息在園區高效流動,重點發展會展博覽、專業服務、總部經濟等領域,將中華科技園打造成為國際交流合作活躍的全球性商務服務中心。到2020年,商事商務服務業實現收入150億元,占園區總收入的15%。
5、創新動力服務業
圍繞科技創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大力吸引華僑華人研發中心、國際大學、中介機構等入駐,重點發展研發服務、教育培訓、科技中介等領域,促進園區產業高端化發展,為區域產業發展提供持續創新動力。到2020年,創新動力服務業實現收入100億元,占園區總收入的10%。
發展規劃
中華園以“凝聚華心、展現華智”為宗旨,致力于構筑政策高地、人才高地、創新高地和產業高地,打造“華僑華人神往,創新創業特區,生活休閑首選,配套功能現代”的一座差異化、國際化的科學城。目前中華園已列入湖北省和武漢市“十二五”重大項目,是湖北省、武漢市和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進一步擴大開放開發、轉變發展方式、提升自主創新水平、發展新型產業和實施現代服務業升級的重大舉措,正努力上升到國家戰略。
創業環境
1.國家戰略
(1)武漢
——三大國家戰略疊加武漢
中部崛起戰略、兩型社會綜合改革配套實驗區、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三大國家戰略疊加武漢。
——中部地區中心城市
2010年,《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年)》獲得國務院批復,武漢被定位為中部地區中心城市。
——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
2009年,武漢被授予“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武漢的發展再次上升為國家戰略。
——中國地理中心
“九省通衢”,中國經濟地理的“心臟”。
中國中部最具價值的投資洼地。
武漢市位列中國中部地區六個省會城市GDP排行榜首位。
174家世界500強企業聚集武漢。
——中國綜合交通樞紐
中部航空樞紐,國際航線密集,直飛舊金山、莫斯科、巴黎、曼谷、東京、首爾、新加坡、吉隆坡、香港、臺灣等地,即將開通墨爾本直航;
高鐵心臟,4小時到達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廈門等主要大城市,2小時到達鄭州、合肥、長沙及南昌等中部省會城市,半小時覆蓋武漢城市圈;
京港澳高速、滬蓉高速交匯融通;
內河第一大港,江海聯運“大通關”。
(2)中國光谷
——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2009年12月,中國光谷被國務院批準為繼北京中關村之后的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2010年4月5日,武漢市政府原則通過《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總體規劃(2011-2020年)》。根據總體規劃,10年后,光谷企業總收入要達到3萬億,成為全球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第一梯隊、世界一流科技園區;全力打造以光電子信息為核心,以生物、環保節能、高端裝備制造為戰略,以現代服務業為先導的產業架構。在新的10年,光谷將肩負“中國創造”的國家戰略重任,真正成長為享譽全球的“世界光谷”,全面躋身于世界舞臺。在城市空間布局上,光谷總用地面積高達518平方公里。
——參與全球高技術競爭的標志性品牌
光谷是中國領先的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園區;世界級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地,中部地區高技術服務業中心;政策金融試點區。
中國第一根光纖、第一個光傳輸系統誕生在光谷,光谷光纖光纜生產規模全球第一;光電器件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60%,國際市場占有率達到12%;激光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
2.區位優勢
中華科技產業園位于武漢市東南部,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國光谷)的南部,規劃總用地面積217.66平方公里。中華科技產業園區域交通便捷,至武漢機場約50分鐘車程,至陽邏港(5000噸級貨運碼頭,江海直達);至武昌火車站約40分鐘車程,至漢口火車站約40分鐘車程,至武漢火車站(高鐵站)約15分鐘車程,至武漢山坡機場約15分鐘車程。
(3)中華科技產業園
——專屬全球華人華僑的創新創業特區
2011年3月,國務院僑辦批復在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設立“中華科技產業園”。
2011年6月27日,中華科技產業園掛牌,將打造一座“海外華人神往,創新創業特區,生活休閑首選,配套功能現代”的差異化、國際化的科學城。
2012年4月,中華科技產業園被納入武漢市重大建設項目。
2012年6月26日,中華園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召開,確定將中華科技產業園建設成為全球華僑華人高端人才創業平臺、國家自主創新高地、世界一流科技園區,成為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強大引擎,承擔起自主創新戰略的國家使命,努力上升為國家戰略。
3.經濟環境
武漢——中部六省經濟發展龍頭
武漢市位列中國中部地區六個省會城市GDP排行榜首位。174家世界500強企業聚集武漢。
中國光谷——經濟實力強勁
近十年來,東湖示范區呈現高速增長態勢。2010年,技工貿總收入達到2918億元,財政收入96.8億元;2011年,技工貿總收入達到3600億元。依據東湖示范區發展規劃,2015年的發展目標為10000億元,2020年的發展目標為30000億元。目前已有90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東湖示范區投資興業。
4.科教資源
武漢——中國第二大智力密集區,高等學府林立,高端人才云集。在校大學生數量超過120萬人,是全球在校大學生規模最大的城市,985高校兩所(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211高校7所(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依托高校人才科技資源,為光谷中華科技園儲優秀后備人才。
擁有102個國家級科研院所,59位兩院院士,全國唯一的國家光電實驗室,2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1個國家工程技術中心,18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5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5個國家級科技產業化基地,科研實力位居全國前列。領先的科研創新能力將為光谷中華科技園提供不竭的創新源動力。
5.自然環境
中華科技產業園北倚龍泉山,300余平方公里梁子湖環繞東南,依山傍湖、鐘靈毓秀形成得天獨厚的極具競爭力的環境優勢。
(1)龍泉山風景區
龍泉山風景區因龍泉山而得名,景區面積18.41平方公里,為國家級風景區。龍泉山位于中華科技產業園北側,其山東南北三面環水,東面是以盛產武昌魚名噪海內的梁子湖,南北則有兩條山脈自西向東連綿9公里,與處于盆地中的景區形成二龍戲珠之勢,形成風景區內7.6平方公里的幽谷風光帶。
龍泉山在唐代以前被稱為江夏山,有許多隱逸之士及騷人墨客都曾在靈泉幽谷居住過。唐天寶末年,宰相李奚在此鑿地得泉,形成東西兩井。令人稱奇的是這兩口井能占驗天氣,東井冒氣則晴,西井冒氣則雨,于是人們以“靈泉山”命名之,后來又演變為龍泉山。明太祖朱元璋將此地辟為“寢山”后,相繼在這里修建了昭、莊、憲、康、靖、端、恭、賀等九座王陵,被稱為“三龜九寢十二景”。
(2)牛山湖
牛山湖,是有“天然綠寶石”之稱的湖北省第二大淡水湖——梁子湖的一個支湖,水域面積41.67平方公里,水質達國家II類標準。牛山湖位于龍泉山南麓,與楚昭王陵園龍泉山風景區陸水相依,遙相唿應,自然條件優美,水產資源豐富,素以盛產“梁子湖大河蟹”、“梁子湖鱖魚”、“梁子湖武昌魚”而著稱。